李在明宣誓就职韩国总统 表示首先将恢复民生和经济可靠配资开户最新
6月4日,韩国首尔,李在明宣誓就职第21届韩国总统。来源:视觉中国
6月3日,韩国举行总统选举,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当选第21届韩国总统。
6月4日,李在明在就职讲话中表示,将首先恢复民生和经济,启动紧急经济专班,依靠国家财政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建设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社会。将通过对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尖端科技产业的投资与支持,打造引领未来的经济强国。
特朗普与马斯克“口水战”
(拼接图)马斯克与特朗普。来源:视觉中国
6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亿万富翁马斯克之间公开发生“口水战”。特朗普称马斯克“疯了”,马斯克称特朗普“忘恩负义”。
刚离开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岗位的马斯克针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连续发出帖文,称“你要么得到一份庞大而丑陋的法案,要么得到一份小而美的法案”“小而美才是出路”。
特朗普则回应称,马斯克的不满源于该法案提议取消电动汽车消费者的税收抵免,这影响了马斯克作为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的利益。
该法案于5月22日以一票优势在众议院艰难通过,于6月28日以两票优势在参议院通过一项程序性动议。马斯克当天再次发文批评该法案“将摧毁美国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并对我们国家造成巨大损害”。
美抓捕非法移民引发冲突
6月8日,美国洛杉矶,执法人员与抗议者对峙。来源:视觉中国
6月6日至7日,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等联邦机构出动大批执法人员,在洛杉矶县多地展开针对非法移民的搜捕行动,连续两日与当地社区居民发生严重冲突。
美国总统特朗普陆续向洛杉矶部署了4000名国民警卫队员和7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引起加州及洛杉矶地区政府和民众不满,为紧张的局势火上浇油。
截至6月12日,洛杉矶已经有超过500人在抗议期间被捕,执法人员使用了“大量非致命性弹药”。
以军拦截人道主义救援船 引多方批评
6月9日,国际水域,驶往加沙的援助船“马德琳”号被以军拦截,船上人员高举双手。来源:视觉中国
6月9日,以色列外交部证实,载有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等活动人士的人道主义救援船只“马德琳”号已被以方控制,其乘员遭以方逮捕并将返回各自所属国家。
“马德琳”号悬挂英国国旗,载有12名来自德国、法国、瑞典等国的活动人士,以及支援加沙地带的大米、婴儿配方奶粉等救援物资,计划9日抵达巴勒斯坦加沙地带。
以方拦截人道主义救援船的举动遭多方批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要求释放船上的活动人士,称让以色列“为他们的安全负全责”。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伊斯梅尔·巴加埃说,此次事件“发生在国际水域”,以方举动是“海盗行径”。土耳其外交部也表示,以方这一举动“明显违反国际法”,是“丑恶的袭击”。
印度空难至少279人遇难
6月12日,印度艾哈迈达巴德,搜救人员查看飞机残骸。来源:视觉中国
6月12日,一架从印度飞往英国的波音787型客机在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涉事飞机载有242人,仅1人生还。事故还造成地面人员伤亡,截至目前共有279人遇难。这是波音787机型首次发生致命空难。
以色列与美国空袭伊朗
6月16日,以色列特拉维夫,以色列防空系统拦截伊朗导弹。来源:视觉中国
6月13日,以军出动F-35战机精准打击伊朗纳坦兹等核设施及军事目标,造成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等高层和核科学家死亡,摧毁核设施地上部分。伊朗发射导弹反击以色列特拉维夫、耶路撒冷等城市。
6月21日,美军动用B-2轰炸机和战斧导弹空袭伊朗福尔多等三处核设施。6月23日,伊朗对美国驻卡塔尔的军事基地发动导弹袭击。
6月24日,以色列与伊朗在美国斡旋下停火。
美国阅兵式当天多地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
6月14日,美国华盛顿特区,阅兵式上坦克在宪法大道行进。来源:视觉中国
6月14日,美国联邦政府在华盛顿特区举行阅兵式,纪念美国陆军建军250周年。超6000名官兵、逾百辆坦克和装甲运兵车、火炮及战机等参加。当天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79岁生日。特朗普观看了阅兵式,随后发表讲话向陆军表示祝贺。
同一天,全美多地爆发反对特朗普政府移民、卫生、教育等方面政策的约2000场示威游行活动,活动名为“不要国王”。人们走上街头,高喊“没有法治就没有和平”“关闭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等口号。
马克龙访问格陵兰岛 传达法国和欧洲的支持
6月15日,格陵兰努克,马克龙出席新闻发布会。来源:视觉中国
6月1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马克龙成为首位访问该岛的法国国家元首,也是自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收购格陵兰”引发争议以来,首位正式访问该岛的外国元首。马克龙说,格陵兰岛“不可出售”,也“不能被夺取” ,并表示他此行是在传达法国和欧洲的支持。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表示,访问“再次展现了欧洲的团结”。
接棒巴赫,考文垂就职国际奥委会第十任主席
6月23日,国际奥委会在瑞士洛桑总部举行主席职位交接仪式。来源:视觉中国
6月23日,41岁的柯丝蒂·考文垂正式接棒托马斯·巴赫,成为国际奥委会第十任主席。
考文垂于2025年3月当选。她是游泳项目的奥运冠军,是第一位女性主席,也是第一位来自非欧美地区的主席。
巴赫于2013年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他以“改变或被改变”为座右铭,通过奥林匹克议程系列改革深度重塑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基因。
北约宣布2035年前将成员国军费开支提至国内生产总值5%
6月25日,荷兰海牙,北约峰会领导人合影。来源:视觉中国
6月25日,北约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正式会议。北约成员国领导人就未来军费支出目标达成一致,决定在2035年前将年度国防开支提高至国内生产总值的5%。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坚持的强硬主张。要求得到满足的特朗普在峰会期间表示,“峰会棒极了”“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海报新闻编辑 姜晖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网等)
维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